乔治?勃拉克(Georges Braque)
1955 乔治?勃拉克(1882—1963)是为罗思柴尔德木桐酒签作画的位具有水准的画家,他和毕加索一样,同为立体派的创始人,该画派摒弃透视关系,从若干不同角度表现物体。一九一三年拼贴画的出现使他运用更明亮的色彩。他后来的作品变得更富比喻意味:裸体像、风景画、静物,都是粗扩、扫动的曲线勾画并采用强烈的色彩和谐。雕塑、彩绘玻璃及珠宝都为他增添了声誉。他为罗思柴尔德木桐绘制的一九五五年酒签,与终印成的尺寸分毫不爽,以一位伟大的艺术家的简练赞美了高贵的美酒。
巴维尔?切利乔夫(Pavel Tchelitchew)
1956 切利乔夫(1898—1957)生于莫斯科,一九一八年在基辅就读于美术学校,到各国旅游后,与一九二三年定居巴黎。三年后,他与抽象派决裂,遂投身新浪漫展览派,并于一九二八年为佳吉列夫(Diaghilev)的芭蕾舞《颂歌》设计布景及服装。他随后成为超现实主义者,并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移居纽约,他在那里遇到唐吉(Tangug)、厄恩斯特(Ernst)及布雷顿(Breton),创作了像萨尔瓦多?达利那样以极大的技术记录的奇异的幻象。他为罗思柴尔德木桐设计的一九五六年酒签《酒渍》回复到羊的传统主题,表现了在人手控制下大自然的繁茂。
安德烈?马松(Andre Masson)
1957 安德烈?马松(1896—1987)经过短时期的立体派之后,深受超现实主义的影响,尽管他于一九二九年宣称自己是对超现实主义“持异议的人”。西班牙内战将他构思中的自然暴力导入了悲剧的表现主义。四十年代,他在美国(USA)鼓舞了行动绘画的早期实践者。后来,他回到普罗旺斯,为巴黎的剧院设计了《哈姆雷特》及《》的布景与道具。一九六六年,他受命为奥迪昂剧院的天花板作画。马松在罗思柴尔德木桐一九五七年酒签中创作了一曲醉心饮酒的赞歌,其中那位昏醉者的身体被葡萄藤缠绕着。
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i)
1958 萨尔瓦多?达利(1904—1989)在其生活及绘画上都是超现实主义的大师,他不仅是个活生生的传奇,而且毫无疑问也是一位艺术造诣高深的画家。他生于卡塔罗尼亚,看中了德?基利科(de Chirico)的“形而上的绘画”,遂于一九二八年被德?基利科带进超现实主义运动。他成为该运动为声名狼藉的阐释者之一,却于一九三一年落个被驱逐的下场。达利的作品无论是幽默抑或恐怖,色情抑或神秘,模仿学院派抑或异想天开,都无法归类。说来奇怪,超现实主义竟然在这位自诩的天才身上找到了的辩护人。同样奇特的是,罗思柴尔德木桐一九五八年酒签上那只动人的绵羊却具有儿童画的一切纯真的魅力。